基層媽媽「疫」境求存的同行故事


「疫情唔死我都死。」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神愛關懷中心 (下稱「中心」) 社工黃秋菊,憶述在新冠疫情期間致電問候她的服務對象時,聽到的第一句話。「疫情令許多家庭都在困獸鬥,我服務的基層家庭和劏房戶,當中的女性照顧者廿四小時留家照顧兒童,她們承受的壓力絕不遜於外出工作的丈夫;然而,因為性別角色定型,她們照顧家人的職責往往被伴侶,甚至自己視為理所當然,負面情緒及壓力從沒得到出口。」黃姑娘坦言,她的工作並非期望這些照顧者立刻要求丈夫分擔家務,而是她們重新確認自我價值及能力,懂得關顧自己。這種性別意識的覺醒,正是婦女動力基金 (下稱「基金」) 資助「中心」推動婦女充權項目「逆境應對資助計劃 - 疫。裡。看見」(下稱「項目」)的終極目標。


項目的內容包括了一人一劇場訓練,而參加者之一Yanny(化名)的改變,正反映項目成果,「以前我很少說話,思想負面,甚至想過自殺。遇到黃姑娘並參加計劃後,我學懂每個人都是平凡中的不平凡。透過戲劇老師指導,媽媽之間演釋對方的喜怒哀樂,開始覺得有人了解自己,我們互相分憂解難,並不孤單。我現在懂得表達自己,還能主動關心及支持其他媽媽,為她們打氣。」


在Yanny身旁的另一受訪者,單親媽媽Cindy(化名)頻頻點頭,「我們一班同學見證著Yanny這兩年的改變。」談到項目中最難忘片段,兩位受訪者不約而同地說,「那一次我們跟導師分享,從前未出嫁未成為媽媽前,都是自己媽媽的掌心肉,現在則把自己都奉獻給家人了。那次我們全部(參加者)都相擁流淚起來。我們都相信,是時候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了。」Cindy補充,當她開始參與中心項目,建立起自己興趣時,跟十一歲女兒的關係亦開始緩和,「我不再把全部精神及壓力只放在她身上,她也輕鬆多了,開始和我分享心事,有時更會支持及鼓勵我。」黃姑娘指,Cindy與女兒更曾以「母女檔」合作為項目活動擔任司儀,這種突破難能可貴。


黃姑娘直言,她的女性主義意識與基金理念不謀而合,而參與基金主辦的「具性別角度」的項目設計工作坊,更鞏固她的意識,並應用在工作上,這都促使她二話不說向基金遞交項目資助申請。而在疫情嚴峻期間,基金以靈活彈性的態度,願意讓原本申請時的實體活動改為網上進行,也為各資助伙伴提供使用網上教學的培訓,紓緩前線因疫情而來的壓力。她更感激基金舉辦連繫機構的活動,在交流時得到靈感,更認識了項目中一人一劇場的導師,為參加的基層婦女認識不平凡的自己。

捐款


訪談期間,即將轉職的黃姑娘不時流下感動及依依不捨之淚,反而Yanny輕拍黃姑娘的肩膀,安慰她說:「你不用擔心啊,我們很堅強的,我告訴自己,我不會喊,要留一個最美的印象給妳,真的很多謝妳!」想起從前寡言內向又負面的Yanny,如今能反過來主動安慰別人,這種改變才是黃姑娘最大的滿足。同樣,這也達到基金透過撥款,為邊緣女性提供能力培訓、同行成長的期望。

捐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