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看見的感動——疫境下的移工支援

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,感染及死亡個案超越預期,市民身心及經濟受到遠超預期的衝擊,邊緣社群所面對的困境則更為嚴峻,移工正是一例。

「疫情爆發初期,很多移工沒有口罩及消毒搓手液,在微薄的收入之中還要撥一筆費用搶購當時很昂貴的防疫用品;加上家鄉也受疫情衝擊,家人在當地失業,需要額外寄錢回鄉渡過逆境。」International Migrants' Alliance主席Eni Lestari坦言,在社群中,不少移工陷入經濟困境,他們亦不符合資格領取香港特區政府因疫情派發予市民的消費券,得不到適切支援。


除了經濟衝擊,面對嚴峻疫情,移工比一般香港市民難獲取防疫資訊,例如因語言不通,難以立即得悉每天更新的防疫規例、社交隔離措施、防疫方法、不幸確診時如何處理等等,都使他們不知所措,United Filipinos in Hong Kong的主席Dolores Balladares指:「爆疫初期,政府沒有為移工特設其國家語言的單張,即使現在有我們國家語言的單張,內容卻只叫我們不要聚集,派發地點又只集中於少數移工特定聚集的地區。限聚令下,我們不能聚集,警方亦會不斷驅趕,因此各人散落於自己工作的社區作小型聚會,資訊難以集中傳達,大大增加我們感染的風險。」Eni補充,不少僱主阻止移工放假外出、要求他們以視像通話報告行蹤,工作時又要求移工進行比平時多倍的家居清潔次數,身心壓力倍增。


民間自救成為香港第五波疫情的主導,Indonesian Migrant Workers Union主席Sringatin無奈指移工也唯有如是應對,「沒有政府的支援下,移工也自發在休息日以義務性質作實體外展,以及於社群的社交媒體發放防疫資訊。幸運地,我們得到婦女動力基金資助,例如義工外展時的車資及傳單印刷,還有罐頭食物、維他命C及防疫物資等,讓我們感到無限溫暖。」自治八樓移工共行委員會成員Fifi補充:「疫情期間,一來我們沒有人力資源去申請大基金,二來其實許多基金都會以本地永久居民社群抗疫需要為先,而他們(婦女動力基金)不單是金錢支持,更具彈性,例如執行項目時,我們發現社群需要隨著疫情改變,故由原先只提供予前線義工的食物津貼,改為購買有營養的罐頭食物予有需要的移工。」Sringatin感謝義工的努力,更感謝婦女動力基金雪中送炭:「有確診移工跟我分享,幸好及時收到食物,在隔離期間仍能吸取足夠營養、增強抵抗力,加快復原。」從徬徨無助到感恩,除了因為金錢的緊急援助外,更重要是一種被看見及被關顧的感動,對邊緣社群而言是最大的安慰。



捐款


訪問及撰文:林智聰